猴痘

相關分類 :

 

猴痘是痘病毒科中的一種。猴痘是一種罕見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一種從動物傳播給人類的病毒),其症狀與過去的天花病人相似,儘管臨床上不太嚴重。隨著1980年根除天花和隨後停止天花疫苗接種,它已成為最嚴重的正痘病毒。在非洲熱帶雨林的中部和西部地區偶爾會出現猴痘。

猴痘的潛伏期(從感染到症狀發作的間隔)通常為6至16天,但可以為5至21天。

 

感染可分為兩個時期:

  • 入侵期(0-5天):以發燒、劇烈頭痛、淋巴結腫大、背痛、肌痛(肌肉酸痛)和強烈虛弱(缺乏能量)為特徵。

  • 皮疹發作期(出現發燒後1-3天內):其中皮疹的各個階段通常從面部開始,然後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面部(95%的情況下)、手掌和腳底(75%的情況下)受影響最大。從斑丘疹(具有扁平基部的病變)到囊泡(小的充滿液體的水皰)、膿皰,接著,結痂的皮疹在大約10天內出現。在完全結焦消失之前可能需要三週時間。

 

病變的數量從幾個到幾千個不等,影響口腔粘膜(70%的病例)、生殖器(30%)、結膜(眼瞼)(20%),以及角膜(眼球)。

 

一些患者在出現皮疹之前會出現嚴重的淋巴結病(淋巴結腫大),與其他類似疾病相比,這是猴痘的一個顯著特徵。

 

猴痘通常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症狀持續14至21天。嚴重病例在兒童中更常見,並且與病毒暴露程度、患者健康狀況和併發症嚴重程度有關。

 

生活在森林地區或附近的人可能會間接或低水平接觸受感染的動物,可能導致亞臨床(無症狀)感染。

 

病例死亡率在流行病之間差異很大,但在有記錄的病例中,死亡率不到10%,大多數是在幼兒中。一般來說,較年輕的年齡組似乎更容易患猴痘病。

當人接觸來自動物、人或受病毒污染的物質的病毒時,就會發生猴痘病毒的傳播。病毒通過破損的皮膚(即使不可見)、呼吸道或粘膜(眼睛、鼻子或嘴巴)進入人體。動物與人之間的傳播可能通過咬傷或劃傷、直接接觸體液或病變物件,或間接接觸病變物件,例如通過觸摸受污染的床上用品。

 

人與人之間的傳播被認為主要通過呼吸道噴出大量飛沫發生。呼吸道飛沫通常不能超過幾英尺,因此需要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其他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方法包括直接接觸體液或病變物件,以及間接接觸病變物件,例如通過觸摸受污染的衣服。

 

猴痘的宿主(主要疾病攜帶者)仍然未知,儘管非洲囓齒動物被懷疑是傳播疾病的主謀。導致猴痘的病毒僅在動物中自然恢復兩次。在第一個案例(1985年)中,該病毒是從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地區一隻病情嚴重的非洲囓齒動物(繩松鼠)中找到的。在第二次(2012年),該病毒是從科特迪瓦泰國國家公園的死亡猴子嬰兒中發現的。

必須考慮的臨床鑑別診斷包括其他皮疹疾病,如天花(即使已根除)、水痘、麻疹、細菌性皮膚感染、疥瘡、梅毒和藥物相關的過敏症。在疾病的前驅期階段的淋巴結病可以是區分猴痘和天花的臨床特徵。

 

猴痘只能在實驗室中明確診斷出來,通過許多不同的測試可以在專門的實驗室中進行病毒鑑定。如果懷疑猴痘,衛生工作者應採取適當的樣本,並將其安全運送到實驗室。

 

最佳診斷標本來自病變 - 病灶拭子的囊泡拭子或存放在乾燥無菌管(無病毒轉運介質)並冷卻。可以使用血液和血清,但由於病毒血症的持續時間短和標本採集的時間安排,通常是不太確定的。為了解釋測試結果,提供樣本的患者信息至關重要,包括:

  • 發熱的大致發病日期

  • 皮疹發作的日期

  • 樣本採集日期

  • 個體的當前狀態(皮疹階段)

  • 年齡

沒有針對猴痘感染的特定治療或疫苗,但可以控制爆發。事實證明,針對天花的疫苗接種在過去預防猴痘方面有85%的效果,但在全球天花根除後,疫苗在停止使用後不再適用於普通公眾。然而,先前的天花疫苗接種可能會導致疾病進程較輕微。

患者可能患有一系列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呼吸窘迫、支氣管肺炎、胃腸受累、脫水、敗血症、腦炎和角膜感染,和隨之而來的視力喪失。

降低人們感染的風險

在人類猴痘爆發期間,與其他患者的密切接觸是猴痘病毒感染的最重要的風險因素。在沒有特定治療或疫苗的情況下,減少人群感染的唯一方法是提高對風險因素的認識,並教育人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減少接觸病毒。監測措施和新病例的快速識別對於疫情控制至關重要。

 

公共衛生教育信息應側重於以下風險

  • 降低動物與人之間傳播的風險:防止流行地區傳播應首先集中在避免與囓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接觸,其次是限制直接接觸血液和肉類,以及在食用前徹底烹飪。在處理患病動物或其受感染的組織時以及屠宰過程中,應穿戴手套和其他適當的防護服。

  • 降低人與人之間傳播的風險:應避免與猴痘感染者或受污染的物質進行密切的身體接觸。照顧病人時應戴手套和防護裝備。在照顧或探望病人後,應定期洗手。建議在家中或在醫療機構中隔離患者。

 

控制衛生保健機構的感染

照顧患有疑似或確診的猴痘病毒感染或處理標本的衛生保健工作者應實施標準的感染控制預防措施。醫護人員以及治療或接觸猴痘病毒或其樣本的患者應考慮通過其國家衛生當局對天花進行免疫接種。不應將含有免疫系統的人接種老式天花疫苗。

 

從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的人和動物身上採集的樣本時,應放在裝備完善的實驗室裏,並由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處理。運送患者標本時應確保包裝是否安全並遵循感染性物質指南。

 

通過限制動物貿易來防止猴痘擴張

限製或禁止買賣非洲小型哺乳動物和猴子可能有效減緩非洲境外病毒的擴散。

 

應將可能感染猴痘的圈養動物與其他動物隔離,並立即進行隔離檢疫。任何可能與受感染動物接觸的動物都應該被隔離,採取標準預防措施,並觀察猴痘症狀30天。

寵物有什麼症狀和病徵?

在美國爆發期間,動物疾病包括發燒、咳嗽、眼睛分泌物和淋巴結腫大,伴有病變的發展。患有猴痘的動物也似乎非常疲倦,並且不進食或飲水。有些動物只有極少的疾病跡象並且已經恢復,而其他動物則死亡。

 

2003年美國爆發期間的疫苗分發

在2003年美國猴痘疫情CDC期間,以及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ACIP)建議以下人員接種天花疫苗:

  • 調查動物或人類猴痘病例的人(例如公共衛生和動物控制工作者)

  • 任何與猴痘病人密切接觸的醫護人員

  • 任何與感染者密切接觸的人

  • 任何人(包括獸醫和獸醫技師)在接觸確認感染的動物後4天內直接接觸過身體

  • 處理可能含有猴痘病毒的標本的實驗室工作人員

相關文章

新加坡出現首宗猴痘 23人因近距離接觸需隔離

猴痘是常見的傳染疾病,一般通過直接接觸感染動物而受感染。最近有報道指出有人因食用受感染的野生動物的肉而感染了猴痘。以下是一則《晴報》的報導,講述了有關猴痘的症狀及預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