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痂的常見標誌包括:
-
頭皮上有鱗片狀結皮或厚皮
-
油性或乾性皮膚,被鱗片狀白色或黃色鱗片覆蓋
-
皮屑
-
輕微的發紅
耳朵、眼瞼、鼻子和腹股溝也可能有類似的鱗屑。
乳痂在新生兒中很常見。通常不會發癢。
乳痂是嬰兒脂溢性皮炎的通用術語。有時會與另一種皮膚狀況——特應性皮炎相混淆。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是特應性皮炎通常會引起嚴重的瘙癢。
乳痂的成因未知。一個促成因素可能是荷爾蒙在出生前從母親傳遞給嬰兒。這些激素會導致油腺和毛囊中產生過多的油脂(皮脂)。
另一個因素可能是被稱為馬拉色菌(Malassezia)的酵母(真菌)與細菌一起在皮脂中生長。抗真菌治療,例如酮康唑(ketoconazole),通常是有效的。
乳痂不具有傳染性,並且不是由不良衛生引起的。
乳痂通常不需要醫療,因為它通常會自行消失。同時,每天用溫和的嬰兒洗髮水清洗寶寶的頭髮一次。如果污垢很厚重,在洗頭前將礦物油塗在頭皮上幾個小時。然後像往常一樣洗淨頭髮,再用軟毛刷輕輕刷頭皮以鬆開鱗片。
如果頻繁洗頭也無濟於事,請與你的嬰兒醫生討論可能有幫助的產品,例如低效氫化可的鬆乳膏(low-potency hydrocortisone cream)或含2%抗真菌酮康唑藥物的洗髮水。請確保洗髮水不會進入寶寶的眼睛,因為它可能會引起刺激。
不要在未諮詢寶寶的醫生的情況下使用非處方可的鬆或抗真菌藥膏,因為其中一些產品在通過嬰兒皮膚吸收後會產生毒性。也不建議在嬰兒中使用含有水楊酸(salicylic acid)的頭皮屑洗髮水,因為它們可以被皮膚吸收。
每隔幾天洗一次寶寶的頭髮可以幫助防止乳痂。除非嬰兒的醫生建議使用更強力的洗髮水,否則請使用溫和的嬰兒洗髮水。
「什麼時候去看醫生?」
儘管乳痂很少情況是嚴重的,但應加以監控,以防萬一變得更糟。
如果發生以下任何情況,建議尋求醫療幫助:
-
班塊開始變得發紅
-
患處擴散到面部或開始出現在身體上
-
發生尿布疹
-
發展為真菌性耳部感染
-
出現鵝口瘡的跡象
如果真菌感染出現,它會發展並允許細菌生長。在更嚴重的情況下,細菌可能會在破裂或出血的區域發展。
「改善生活習慣」
以下非處方治療和家庭護理提示可幫助你控制和管理乳痂。
-
用手指或毛巾輕輕擦拭寶寶的頭皮,以鬆開鱗屑。不要用力抓。
-
每天用溫和的嬰兒洗髮水清洗寶寶的頭髮一次。在沖洗洗髮劑之前,先用軟毛刷或細齒梳鬆開鱗屑。
-
如果鱗屑不容易鬆動,請在寶寶的頭皮上擦凡士林或幾滴礦物油。讓它在上浸泡幾分鐘,如果需要,可以浸泡幾個小時。然後照常刷洗嬰兒頭髮。如果將油留在寶寶的頭髮中,乳痂可能會變得更糟。
-
去除鱗屑後,每兩至三天用溫和的洗髮水清洗一次,以防止結垢。
「醫生可能會問甚麼?」
醫生會想知道:
-
你的寶寶有了乳痂多久?
-
你做了什麼治療?
-
你多久洗一次嬰兒的頭髮?
-
你嘗試過什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