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

相關分類 :

 

子宮肌瘤是子宮的非癌性生長,通常在分娩期出現。子宮肌瘤也稱為子平滑滑肌瘤或肌瘤,與增加子宮癌風險無關,並幾乎從未發展為癌症。

 

子宮肌瘤的體積大小不一,小至人眼不能檢測,但亦到生長至可以扭曲和擴大子宮的龐大的腫塊。患者會有一個或多個子宮肌瘤,而嚴重的情況下,多個子宮肌瘤會使子宮擴張至肋骨附近。

 

許多女性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患有子宮肌瘤,因為它們通常不會引起任何症狀。醫生亦有可能會在骨盆檢查或胎兒超聲波檢查中發現子宮肌瘤。

許多患有肌瘤的女性沒有出現任何症狀。而在有出現病症的患者當中,這些症狀可能受到肌瘤的位置,大小和數量所影響,而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包括:

  • 月經血量過多

  • 月經期持續一周以上骨盆壓力或疼痛

  • 尿頻

  • 難以排空膀胱便秘

  • 腰痛或腳痛

 

在極少數情況下,纖維瘤在血液供應過剩時會引起急性痛症,並引致死亡。

 

纖維瘤通常按其位置分類,而壁內肌瘤會在肌肉發達的子宮壁內生長。粘膜下肌瘤會凸出至子宮腔,而漿膜下肌瘤會向子宮外側突出。

醫生並不確定子宮肌瘤的成因,但研究和臨床經驗指出以下因素:

  • 基因變化:基因變化使很多肌瘤與正常的子宮肌細胞變得不同。

  • 激素:雌激素和妊娠素是兩種不同的激素,它們在每個月經週期中刺激子宮內膜的發育以準備懷孕,值同時亦會促進肌瘤的生長。與正常的子宮肌細胞相比,肌瘤含有更多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由於經期後激素大幅減少,肌瘤亦會在經期後收縮。

  • 其他增長因素:一些幫助身體維持組織的物質,如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可能會影響肌瘤的生長。

 

醫學界認為,子宮肌瘤是從子宮的平滑肌組織(子宮肌膜)的幹細胞發育而成。單個細胞重複分裂,最終形成與周圍組織不同的堅固,橡膠狀物質。

 

子宮肌瘤的生長模式各不相同,它們會以緩慢或快速的速度生長,亦有可能會一直保持原來的大小。一些肌瘤會突然迅速增長,有些會自行縮小。另外,許多懷孕期間出現的子宮肌瘤會在懷孕後縮小或消失,因為子宮已回復到正常大小。

 

「風險因素」

除了孕齡婦女外,只有少量關於宮肌瘤的危險因素,而當中可能對肌瘤發展產生影響的因素包括:

  • 遺傳:如果你的母親或姐妹曾患有肌瘤,你患上子宮肌瘤的機會亦會增加。

  • 種族:黑人女性比其他種族群的女性更容易患有子宮肌瘤。此外,黑人女性會在年齡較小時患有肌瘤,而且她們容易患有更多或更大的肌瘤。

  • 環境因素:月經初潮過早出現,使用避孕措施,肥胖,維生素D缺乏症,飲酒(包括啤酒),多肉少菜及少進食水果的飲食習慣亦會增加患肌瘤的風險。

雖然子宮肌瘤通常沒有危險,但它們會引起不適,並可能導致貧血等嚴重失血併發症。

 

「懷孕和肌瘤」

肌瘤通常不會影響成孕,但是肌瘤(特別是粘膜下肌瘤 )可能會導致不孕或流產。肌瘤還可能增加部份妊娠併發症的風險,如胎盤早剝,胎兒宮內生長受限和早產。

雖然研究人員積極研究子宮肌瘤的成因,但是目前只有很少關於如何預防它們的方法。要預防子宮肌瘤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這些腫瘤當中只有一小部分需要治療。不過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保持正常體重和多吃水果和蔬菜,亦能降低肌瘤的風險。

「什麼時候去看醫生?」

如果你有以下情況,請及早就醫:

  • 骨盆疼痛持續

  • 月經過多,行經日子長或經痛陰道非經期出血

  • 難以排空膀胱

 

如果你有嚴重的陰道出血或突然出現劇烈性骨盆疼痛,請及時尋求醫療護理。

相關文章

生育黃金期常見婦科病 懷孕時有子宮肌瘤 割唔割好?

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婦科問題,一般發現的都是良性腫瘤,與會否患上子宮癌無關,而肌瘤亦會在停經後慢慢收縮變小。只要得到合適治療就無需過分擔憂。以下是一則《明報》的報道,介紹子宮肌瘤的分類、病徵、成因及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