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

相關分類 :

 

思覺失調(EP)是早期的不正常的精神狀態,並開始脫離現實。其特徵在於對一個人的思想和觀念造成破壞,使他們難以識別什麼是真實,什麼是不真實。這種破壞最常體驗成看到、聽到或相信不真實的事物,又或是堅持奇怪的思想、行為和情感。

 

思覺失調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疾病,比一般人想像中更常見。在思覺失調首發早期迅速接受正確的治療,很可能可以改變患者的人生和未來。

「思覺失調的早期警號」

通常一個人在思想和觀念上的變化是漸進的且非特定的,然而卻不知道具體發生了什麼。早期警號很難與典型的青少年或青年人行為區分開來,但它們可能表明需要進行醫生評估。這些警號:

  • 成績或工作表現令人擔憂的下降

  • 難以清晰思考或集中注意力

  • 對他人的懷疑或不安

  • 對個人的護理和衛生的下降

  • 比平常花更多的時間獨處

  • 強烈、不恰當的情緒或完全沒有感情

 

「思覺失調發作的跡象」

確定第一次思覺失調發作的確切時間可能很難,但這些症狀強烈表明思覺失調正在開始發作:

  • 聽、看、嘗受或相信別人沒有感受到的東西

  • 不管其他人什麼觀念,都堅持不尋常的想法或信念

  • 強烈和不適當的情緒或根本沒有情緒

  • 遠離家人或朋友

  • 對個人的護理突然下降

  • 難以思考清晰或集中注意力

這些警號跡象通常指出一個人的精神健康狀況惡化,身體和神經學評估可以幫助找到問題。進行心理評估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可以確定是否涉及精神病症並討論後續步驟。如果是思覺失調的症狀,早期採取行動有助於使生活保持正常。

 

「思覺失調的徵狀」

思覺失調包括一系列症狀,但通常涉及以下兩種主要經歷之一:

  • 幻覺:看到、聽到或感覺到不存在的東西,例如聽到聲音(幻聽);有奇怪的感覺或無法解釋的感受;看到不存在的物體或人物在眼中閃過或歪曲。

  • 妄想:這是強烈的信念,這種信念與人的文化不一致,不太可能是真實的,並且對其他人來說似乎是不合理的,例如相信外部力量控制著思想、情感和行為;相信瑣碎的言論、事件或物件具有個人意義或重要性;認為你有特殊能力、特殊使命,甚至你是上帝。

思覺失調的發展方式和原因還正在研究中,但有幾種因素很大可能涉及當中。目前確實知道,由於青春期大腦中的荷爾蒙變化,青少年和青年人思覺失調發作的風險增加。

 

導致精神症的幾個因素:

  • 遺傳學:許多基因可以促進思覺失調的發展,但僅僅因為一個基因並不​​意味著會出現思覺失調。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將有助於了解哪些是主要影響的基因。

  • 精神創傷:如死亡、戰爭或性侵犯等創傷事件可能引發思覺失調。創傷的類型和當時年齡會影響創傷事件是否會引發思覺失調。

  • 藥物服用:服用大麻、迷幻劑、安非他明和其他藥物會令本身已意識薄弱的人出現思覺失調的風險增加。

  • 身體疾病或受傷:創傷性腦損傷、腦腫瘤、中風、愛滋病毒和一些腦部疾病,如帕金遜症、阿茲海默症和認知障礙症,有時會導致思覺失調。

  • 精神病症:有時,思覺失調是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障礙、躁鬱症或抑鬱症等的症狀。

醫生以你的病歷、家族病史和身體檢查來作出診斷。如果排除腦腫瘤、感染或癲癇等原因,可能是精神病症。

 

如果思覺失調的原因與精神病症有關,早期診斷和治療最有希望康復。研究表明,患有思覺失調的人越早期接受治療,其長期生活質量越好。

鼓勵人們尋求幫助很重要。家人往往是第一個看到思覺失調症狀,也是第一個尋求治療問題的人。然而一個人接受幫助的意願往往因妄想、恐懼、恥辱和動搖而變得複雜。

迅速獲得幫助非常重要,因為早期治療最有希望能夠減緩、停止甚至可能逆轉思覺失調的影響,提供最佳的康復希望。

 

「早期思覺失調治療」

思覺失調的早期治療,特別是在第一次發作期間,可以產生最佳結果。

研究顯示使用稱為協調特殊護理(CSC)的治療法成效顯著。CSC治療時,一組健康專業人員與患者一起制定基於人生目標的個人治療計劃,同時盡可能讓家人參與。CSC有以下關鍵組成部分:

  • 病例管理:幫助患者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管理藥物和協調服務。

  • 家庭支持和教育:為家人提供資訊和技能,以支持親人的治療和康復。

  • 心理治療:學習專注於恢復心情、管理狀況、促進健康和發展應對技巧。

  • 藥物管理:以盡可能低的劑量尋找最佳藥物。

  • 教育和就業支援:支援患者繼續或重返學校或工作。

  • 同伴支持:將患者與經歷過類似經歷的人聯繫起來。

每個部分都經由接受過專門培訓的專業人員團隊提供,他們幫助患者重新走上正軌並實現目標,例如完成學業或重返工作崗位。

 

「思覺失調治療」

傳統的思覺失調治療一般結合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 心理治療:有幾種類型的治療已成功幫助患者學會控制自己的病情。

  • 藥物治療:針對症狀並有助於減少其影響。

治療效果如何取決於精神病的病因、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

 

「心理治療」

  • 認知行為療法(CBT):教導人們觀察和改變無效的思維模式。對於思覺失調,CBT會教導患者批判性地評估體驗,以確定體驗是否真實。

  • 支持性心理治療:教導患者應對思覺失調的發展和生活。治療師試圖強化患者健康的思維方式,減少內部衝突。

  • 認知增強療法(CET):通過使用電腦練習和小組工作來建立大腦功能。最終目標是增加認知功能,例如組織思想的能力。

  • 家庭心理教育和支援:為家庭教授技巧和提供支援,以幫助親人康復。

  • 同伴支持和支持:將患者與經歷過類似經歷的其他人聯繫起來。

思覺失調可能與幾種精神病症有關:

  • 躁鬱症

  • 分裂情感性障礙

  • 精神分裂症

  • 藥物濫用

應對思覺失調並不容易。因為思覺失調往往開始於青少年和年青時期,許多人依靠家人來尋求支援。

 

「幫助自己」

了解如何管理精神健康並找到所需的支持,能有助於你實現康復目標。你可以做很多事情來提高你控制症狀和應對思覺失調的能力。

 

  • 儘早獲得幫助:尋求幫助以找到最佳治療方案。如果你是青少年或青年人,最有效治療早期或首發思覺失調的方法是CSC。CSC使用基於團隊的方法,專注於你和你的獨特需求。

 

  • 管理壓力:大多數人當有思覺失調時,感到壓力是一種自然的反應。當你首發思覺失調,在了解初始評估、診斷和治療選擇時,會感到壓力大、不堪負重和困惑。管理或減輕壓力可以大大改善你的症狀和幸福感。以下是減輕壓力的一些提示:

 

  • 了解思覺失調:詢問和了解你正在經歷的事情。你對思覺失調的了解越多,你就越不擔心或焦慮。

 

  • 調整你的期望:了解自己在家庭、工作或學校的極限。如果你感到不知所措,不要採取超出你可以處理的範圍,並花時間給自己。

 

  • 找到平衡:不要讓自己太辛苦。如果你最近經歷過一次思覺失調發作,你可能需要調整你的日程安排或生活方式。兼職工作或上學可以讓你從事自己的生活,也有時間讓你專注於康復,並為自己花時間。

 

  • 騰出時間玩樂:為愛好、娛樂和運動騰出時間。

 

  • 避免飲酒和濫藥:濫用藥物會影響藥物的益處並使症狀惡化。如果你有藥物濫用問題,請尋求幫助。

 

  • 保持聯繫:讓朋友和家人參與你的治療計劃可以大大有助於康復思覺失調患者在社交場合經常會遇到困難,所以要讓自己與理解你的人在一起。

 

「幫助家人或朋友」

家人和朋友對患者的康復有重要作用。家人可能需要提供情感支持,安排治療並找到應對思覺失調症狀的新方法。了解思覺失調會幫助你了解患者正在經歷和嘗試應對的問題。以下是一些可以提供支持的方法:

 

  • 第一次思覺失調的協調專業護理:患有思覺失調的青少年可以從早期識別和治療中受益。思覺失調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CSC。CSC包括家庭參與,並為家庭提供資訊和技能,以支持親人的治療和康復。 

 

  • 幫助管理壓力:當親人有思覺失調時,壓力會變得無法應對,但是你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控制壓力:

 

  • 了解思覺失調:提出問題並了解親人所經歷的事情。你知道的越多,自己也可能會越少擔心或焦慮,也有更好的準備來幫助親人。

 

  • 樂觀面對:盡可能積極地思考和說話,這有助於減輕整個家庭的壓力和負面情緒。不要想「我做不到」,而是轉向「這是一個挑戰,但我們可以處理它」。

 

  • 照顧好自己:照顧好患有思覺失調症的親人的同時,你必須身心健康,亦不要忽視自己的需求。騰出時間鍛煉身體、健康飲食、參與有益身心活動和維持充實的關係。

 

  • 與他人聯繫:教會和精神信仰幫助許多人應對困難局面。禱告和其他宗教活動可以大大減輕壓力,並提供社會支援,以減少孤立。

 

  • 平靜地回應:對患者來說,幻覺似乎是真實的,所以說它們是虛構的也無濟於事。冷靜地解釋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尊重但不要容忍危險或不恰當的行為。

 

  • 注意觸發事物:儘量避免引發症狀,導致復發或擾亂正常活動的情況。

 

  • 幫助確保按規定服用藥物:許多人會質疑,當患者感覺好轉或者不想有副作用時,是否還需要藥物治療。鼓勵患者定期服用藥物,以防止症狀復發或惡化。鼓勵與精神科醫生就擔憂的處方藥副作用進行溝通。每個人都不同,可能需要多次試驗才能找到最好的藥物或藥物組合。

 

  • 理解缺乏意識(Anosognosia):你的家人或朋友可能無法看到自己有思覺失調。與其試圖說服他們,不如嘗試表明支持,幫助你的親人確保安全、獲得治療和服用處方藥。

 

  • 幫助避免吸毒或酗酒:這些物質會引發思覺失調。

相關文章

1/3思覺失調症可完全康復 及早就醫效果好

思覺失調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但一些患者因延誤治療使到病情進一步惡化, 嚴重影響他們的工作和社交生活。以下是《蘋果日報》的一篇報導,講述如何及早發現和醫治思覺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