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胸

相關分類 :

 

氣胸相等於肺塌陷,當空氣洩漏到患者的肺部與胸壁之間,空氣從外部向肺部推進,使患者的肺部受擠壓塌陷。氣胸包括完全肺塌陷或部分肺塌陷。

 

氣胸可能由鈍器或穿透性的胸部損傷、某些醫療程序或潛在肺部疾病造成的損傷而引起,亦有可能並無明顯的原因。氣胸的徵狀主要包括突發性胸痛及呼吸短促。在某些情況下,氣胸亦有可能會危及患者的生命。

 

氣胸的治療通常包括在肋骨之間插入針或胸管以去除多餘的空氣,而小氣胸亦有可能會自行癒合。

氣胸的主要徵狀為:

  • 突發性胸痛
  • 呼吸短促

 

氣胸的徵狀由各種健康問題所引致的,嚴重的氣胸更有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如果你有嚴重胸痛或呼吸變得越來越困難,請即馬上求醫。

氣胸可由以下原因引起:

  • 胸部受傷:任何鈍器或穿透性的胸部損傷都可能會導致肺部塌陷,人為攻擊或車禍亦可能會造成胸部受傷。在醫療程序中,亦可能會出現誤將針插入胸部,而使患者胸部受傷。
  • 肺部疾病:受損的肺組織有較大機會出現肺塌陷,肺損傷可由多種類型的潛在疾病引起,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囊性纖維化和肺炎。
  • 氣泡破裂:一些小氣泡會在肺部頂部形成,這些小氣泡有機會會破裂,當這些小氣泡破裂時,空氣就會洩漏到肺部周圍。
  • 使用呼吸機:需要使用機器輔助呼吸的病人有機會會出現嚴重的氣胸,因呼吸機會使使用者的胸腔內產生氣壓不平衡,導致其肺部出現塌陷,更有可能導致完全塌陷。

 

「風險因素」

氣胸的風險因素包括:

  • 男性:一般來說,男性患氣胸的可能性遠遠大於女性
  • 20至40歲:而由氣泡破裂引起的氣胸類型最有可能發生在20至40歲之間的人群中,特別是身材高但體重不足的人。
  • 吸煙:即使沒有肺氣腫,風險會隨著吸煙時間的長短和數量而增加。
  • 遺傳:某種類型的氣胸似乎在某些家庭成員中較常發生。
  • 肺部疾病:患有潛在的肺部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更容易導致肺部塌陷。
  • 使用呼吸機:需要呼吸機以幫助呼吸的人患氣胸的風險更高。
  • 氣胸紀錄:任何曾出現一次氣胸的人,再出現另一次氣胸的機會會更高。

醫生會檢查你的肺部,並詢問你是否有肺病史。醫生可以進行:

  • 動脈血氣測試:以測量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含量。高於正常水平的二氧化碳和低水平的氧氣是肺部塌陷的指標。

  • 胸部X光片:通常會透過胸部X光片以確認是否存在氣胸。

  • 電腦斷層掃描(CT掃描):氣胸通常是使用胸部X光片來診斷。但在某些情況下,患者可能需要進行電腦斷層掃描(CT掃描),獲得更詳細的圖像。

  • 超聲波:超聲成像也可用於識別氣胸。

治療氣胸的作用為緩解肺部壓力,使患者肺部再次擴張,及預防患者的氣胸再度復發。達到什麼程度的治療作用,取決於患者本身肺塌陷的嚴重程度及其整體健康狀況。

 

治療包括持續觀察、針吸或胸管插入、非手術修復或手術。

 

「持續觀察」

如果患者只有一小部分的肺部出現塌陷,醫生可能會透過一系列的胸部X光持續觀察患者的病情,直到多餘的空氣被完全吸收,及患者的肺部再次擴張,這一般需要數週時間。

 

「針吸或胸管插入」

如果患者的肺部出現較大區域的塌陷,他們可能需使用到針吸或胸管去清除肺部多餘的空氣。

  • 針吸:將具有彈性導管的空心針插入肋骨之間充滿空氣的位置,這個位置正是壓在患者塌陷的肺部上,此時取下針頭,並將注射器連接到導管上,以便醫生抽出肺部中多餘的空氣,導管可放置在肺部中幾個小時,以確保患者的肺部再次膨脹和氣胸不再複發。
  • 胸管插入:將具有彈性的胸管插入充滿空氣的位置,並可將胸管連接到單向閥裝置上,該裝置會持續地從患者的胸腔中移除空氣,直至其肺部再次擴張和癒合。

 

「非手術修復」

若果胸管不能重新擴張患者的肺部,醫生可能會為患者進行以下非手術修復:

  • 刺激肺部周圍組織黏合:使用一種物質刺激肺部周圍的組織,使它們黏在一起並密封任何洩漏空氣的位置。
  • 自體血液補片:從手臂抽血並將其放入患者的胸管,血液會在肺部形成纖維蛋白斑塊(自體血液補片),防止空氣洩漏。
  • 放置單向閥:將細管(支氣管鏡)從喉嚨向下穿入肺部,觀察肺部和氣管,並放置一個單向閥,單向閥可以幫忙肺部重新膨脹,幫忙患者康復。

 

「手術」

有時患者可能需要透過手術來防止漏氣。在大部分情況下,手術可以通過小切口進行,使用微型光纖相機和狹窄的長柄手術工具,外科醫生會在手術中找出洩漏的部位並進行修復。

 

在很少的情況下,外科醫生需要在肋骨之間做一個更大的切口,以便更好地接觸多個或更大的漏氣部位。

很多氣胸患者在患有第一次氣胸後,很有機會會再次患上氣胸,通常在第一次發病後的一到兩年內復發。

 

如果肺部有開口且不能關閉,空氣有可能會繼續洩漏,此時患者有可能需要透過手術防止肺部繼續漏氣。

儘管可降低氣胸復發風險,但無法預防。如果你經歷過自發性氣胸,則可能會在2年內發生另一次氣胸。

 

以下是一些預防復發的方法:

  • 戒煙:吸煙會增加氣胸的風險,因此鼓勵患者戒煙。
  • 避免飛行:胸部X光檢查確認氣胸完全消除後,一週內避免乘坐飛機。
  • 避免高危運動:除非採取非常安全的確定性預防策略,例如手術,否則應該永久避免高危運動,如潛水。

  • 定期覆診:如果你患有呼吸系統疾病,請與你的醫生安排定期就診。

氣胸患者的長期前景取決於氣胸的大小,以及所需的原因和治療方法。一般而言,不引起明顯症狀的小型氣胸可以通過觀察或最少的治療來解決。當氣胸較大時,由於外傷,同時影響雙肺或由於潛在的肺部疾病引起的,治療和恢復可能會更加複雜。反覆發作的氣胸可能更具挑戰性。

曾一次氣胸會增加再次發生的機率。如果你的症狀再次出現,請盡快就醫。在許多情況下,接受外科手術結合胸膜固定術修復氣胸的人中,只有不到5%的人再次出現氣胸。

相關文章

熬夜K書胸劇痛 國中生竟氣胸

氣胸的病徵通常都是很突發,而且痛的感覺是尖銳性的。患者可能因氣喘、肺結核或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引起,也有可能因鈍傷、撞擊、劇烈咳嗽、嘔吐或用力憋氣等行為導致。氣胸常見於體型瘦高的年輕男性,以下《聯合新聞》的報導就是講述一位台灣國中生因熬夜溫習而引致氣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