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頸部感染

相關分類 :

 

深頸部空間是在頸部深處,內裡有很多筋膜,筋膜層之間阻力較大和較小的平面產生有11個空間。當有膿液分離筋膜層時,這些空間可能會擴大。深頸部空間相互連通,形成感染可能傳播的途徑。 

 

從前深頸部感染會帶來高發病率和死亡率。隨著現代微生物學和血液學的出現、如電腦掃描的先進診斷工具的發展、現代抗生素的有效性以及醫療重症的護理配套和手術的持續發展,過去的很高的併發症發生率已經被降低。

深頸部感染患者可能會有以下徵狀:

  • 疼痛     
  • 上呼吸道感染(URTIs)
  • 頸部或口腔外傷
  • 呼吸困難
  • 吞嚥困難
  • 免疫抑制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狀態

 

在深頸部感染患者中,淋巴結炎是兒童最常見的既往疾病(73%),而在成人中,它是最不常見的先前疾病(7%)。

在廣泛使用抗生素之前,70%的深頸部感染是由扁桃體和咽部的傳播感染所引起。時至今日,扁桃體炎仍然是兒童深頸部感染的最常見病因,而牙齒感染是成人最常見的病因。一項研究發現,在263名因深頸部靜脈炎和/或膿腫而住院的患者中,有70.6%的患者是由牙齒感染所引起。

 

深頸部感染的原因包括:

  • 扁桃體和咽部感染
  • 牙齒感染或膿腫
  • 口腔手術
  • 唾液腺感染或阻塞
  • 口腔和咽部的創傷:例如槍擊傷口、因跌倒在尖銳物體上造成引起的咽部損傷、吃到魚骨或其他尖銳物體引起的食道割傷。
  • 儀器帶來的損傷:特別是來自食道鏡檢查或支氣管鏡檢查。
  • 異物吸入
  • 頸淋巴結炎
  • 鰓裂異常
  • 甲狀舌管囊腫
  • 甲狀腺炎
  • 乳突炎和化膿
  • 喉膿囊腫
  • 惡性頸部淋巴結或腫塊的壞死和化膿

 

「風險因素」

多達20-50%的深頸部感染沒有可識別的原因。其他重要的考慮因素包括患者因以下原因而免疫力受抑制:

  •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 化療
  • 用於移植的免疫抑製藥物

這些患者可能會增加深頸部感染和非典型病原體的頻率,並且他們可能有更頻繁的併發症。

 

「傳播途徑」

深頸部感染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無論是由什麼發起,深頸部感染的發生都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之一進行的:

  • 通過淋巴系統從口腔、面部或淺表頸部傳播到深頸部空間
  • 淋巴結腫大可能導致化膿,最後形成局灶性膿腫
  • 感染可通過頸部空間之間的交流路徑在深頸空間中傳播
  • 刺穿或創傷可能導致直接感染

「體檢」

進行全面的頭頸檢查,包括牙齒和扁桃體檢查。

 

檢查可著重於確定:

  • 感染的位置
  • 所涉及的深頸部空間
  • 可能出現的任何潛在的功能損害或併發症

 

頸部深部感染的最一致跡像是:

  • 發燒
  • 白血球計數升高
  • 壓痛

 

其他病徵和症狀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涉及的特定空間,包括以下內容:

  • 頸部或淋巴結腫大不對稱:近70%的兒科咽後膿腫中存在頸部和相關頸部腫塊或淋巴結腫大的不對稱性。
  • 咽側壁和扁桃體的內側移位:由咽旁間隙所引起。
  • 牙關緊閉:由翼狀肌肉炎症所引起。
  • 頸動脈和頸部運動範圍減小:由於椎旁肌的炎症所引起。
  • 可能難以察覺的波動性:由於位置很深和廣泛覆蓋著軟組織和肌肉,例如胸鎖乳突肌。
  • 神經缺陷:特別是顱神經缺陷,例如頸動脈鞘和迷走神經引起的真正聲帶麻痺而造成聲音嘶啞,以及來自頸交感神經鏈的霍納綜合症。
  • 定期發燒:可能表明頸內靜脈血栓性靜脈炎和膿毒性栓塞。
  • 呼吸急促:可能提示肺部併發症並警告即將出現氣道阻塞。

 

「檢測」

  • 細菌培養:吸出膿液的細菌以及咽喉細菌培養,進行革蘭氏染色(用來鑒別細菌的一種方法)以鑑別病原體,有助指導抗菌治療。
  • 電腦掃描:例如頸部電腦斷層掃描(CT),可顯示扁桃體周圍膿腫,有助確定診斷。
  • 活組織檢查:在電腦掃描引導下的膿腫抽吸或引流,可取得活檢樣本,掃描電子顯微鏡可顯示組織樣本中是否個含有感染了桿狀和球菌狀細菌的生物膜。

「暢通氣道」 

暢通氣道是治療的首要任務。對於緊急情況,處理氣道阻塞可能涉及:

  • 觀察
  • 氣管插管或鼻氣管插管
  • 氣管切開術或環甲膜切開術

 

即使是富有經驗的醫生,在深頸部感染或膿腫的患者中嘗試進行口腔或鼻腔氣管插管也可能非常困難。由於咽壁腫脹和喉部移位,喉頭和聲帶可能難以觀察。儀器可能會導致額外的腫脹。如果插管導致膿腫破裂,可能導致誤吸、急性氣道阻塞或死亡。其他因素例如氣管偏離、外部氣道壓迫、牙關緊閉、頸椎僵硬,也可能導致插管困難。

 

如果患者發生呼吸窘迫的情況,應為患者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氣管切開術,以確保安全。氣管切開術比任由它發展至呼吸困難更可取、更安全和更保守。在對這些患者進行任何外科引流之前,應進行氣管切開術。

 

在治療過程的早期應該注意其他併發症,例如糖尿病。

 

「靜脈抗生素」

有對深頸部感染的研究表明,對於積液少且無呼吸損害的患者,可以通過非手術方式,管理50%的深頸部感染,方式例如靜脈抗生素:

  • 腸胃外抗生素:選擇腸胃外抗生素以覆蓋最可能的生物。
  • 經驗療法:根據本地的耐藥模式和最常見的病因,在獲得培養結果之前應先開始經驗療法。根據培養和敏感性結果修改抗生素
  • 治療革蘭氏生物:涵蓋革蘭氏(Gram)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生物以及需氧和厭氧細菌,包括產生β-內酰胺酶的生物。
  • 最常用抗生素:克林黴素(Clindamycin)、氨芐西林(Ampicillin)、舒巴坦(Sulbactam)和頭孢呋辛(Cefuroxime)是目前最常用的抗生素。

 

靜脈注射抗生素直到患者臨床好轉並已經發燒至少48小時。靜脈注射抗生素療程結束後,給予口服抗生素。

 

「手術」

切開引流是治療深頸部膿腫的基礎。在開始任何外科手術之前應建立安全的氣道。

 

醫生通常對因膿腫已形成而即將發生併發症的患者以及靜脈注射抗生素48-72小時後無明顯改善的患者進行任何明顯膿腫的切開和引流。

 

  • 經頸途徑:大多數深頸部空間需要經頸途徑以促令膿腫充分暴露並保護周圍的神經血管結構。使用圖像引導進行膿腫外科引流,可以幫助定位難以到達的區域的感染。在超聲引導下深頸部膿腫引流使住院時間縮短,比切開的引流更短,超聲檢查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5.47天,而對比於接受切開引流治療的患者是9.70天。
  • 經口途徑:當膿腫小而局部性時,可以通過經口途徑接近咽後膿腫。這種方法一旦進入膿腔,需要注意呼吸道以防止把膿誤吸。

 

深頸部空間可以採用許多方法,所使用的每種方法都必須確保足夠的暴露和通道,以便排水而不會損害周圍結構。膿腫腔應切底清除,以防止重新積聚。一旦進入膿腫,應該進行抗菌治療。

 

最重要的手術前考慮因素是氣道的穩定、體積和代謝復甦以及抗生素的使用。

深頸部感染有許多嚴重的威脅生命的潛在併發症。未經治療或未得到充分治療的深頸部感染,擴展到其他深頸部空間的深頸部感染以及因診斷和治療延遲而併發的深部感染特別容易發生併發症,包括:

  • 氣道阻塞:由於氣管壓縮。
  • 誤吸:這尤其是由於咽後膿腫穿孔而膿液排入氣道所致。誤吸可自發發生或在氣管插管過程中發生。
  • 血管併發症:即頸內靜脈血栓形成、頸動脈糜爛和破裂。
  • 縱隔炎:沿縱筋膜下傳播的縱隔炎。
  • 神經系統缺陷:顱神經功能障礙或頸部自主神經功能障礙會導致問題,例如由於迷走神經介入頸動脈鞘引起的聲音嘶啞或交感神經鏈受累。
  • 敗血性栓塞:這些栓塞可擴散到肺部、腦部或關節, 並引起膿腫和敗血性休克
  • 壞死性頸筋膜炎:這是一種暴發性感染,涉及通過筋膜平面擴散的結締組織壞死。它具有特別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 骨髓炎:由於局部擴散到脊柱,下頜骨或顱骨的骨骼而引起的骨髓炎。
  • 第24節顱椎間過度鬆動症(Grisel syndrome):引起頸椎半脫位的炎性斜頸。

任何上呼吸道感染的及時醫療將有助於防止咽後膿腫的發展。一定要完成任何抗生素處方的全部療程,以確保你的感染得到充分治療。

 

只有在醫生處方時服用抗生素。這有助於預防抗生素耐藥性感染,如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感染(MRSA)。

只要感染得到適當且及時的治療,可以預期接受深頸部感染治療的患者可以完全康復。治療延遲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更多的併發症和引致更長的康復期。一旦深頸部感染完全消退,就沒有特別的復發傾向。

相關文章

中年男拔牙後未服藥消腫 頸部感染險致命

深頸部感染即指頸部泌巴附近受細菌感染而發炎,其症狀與感冒及扁桃腺發炎相似。不過深頸部感染發展迅速,不及早診治可能會致命。以下是一則《on.cc東網》的報道,講述一名中年男子因未有及時服藥而患上深頸部感染,及介紹深頸部感染的病徵、成因及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