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

相關分類 :

 

發燒是指體內的溫度短暫上升,通常是由疾病引起的。出現發燒的徵狀代表你體內某些部份出現異常的情況。

 

對於成人而言,發燒可能會令他們感到不適,但通常母須過分擔憂,除非溫度達至華氏103度 (攝氏39.4度) 或更高。就嬰兒和剛學走路的幼兒而言,輕微的體溫上升可能標示嚴重的感染。

 

發燒的徵狀一般會在數天內消除。許多無需處方的藥物也能幫助退燒,但有時不採取治療反而會更好。發燒這徵狀擔當着一個重要的角色,幫助身體擊退許多感染的情況。

當你的體溫高於正常水平時,你便會被確診為發燒。正常的體溫可以是稍微高於或低於平均的正常體溫 (華氏98.6度/攝氏37度)。

 

視乎導致你發燒的原因為何,額外的發燒徵兆和症狀可能包括:

  • 出汗

  • 畏寒和顫抖 

  • 頭痛

  • 肌肉疼痛

  • 失去食慾

  • 易怒

  • 缺水

  • 普遍虛弱

 

六個月大至五歲的幼童可能會出現熱性驚厥 (由發燒所引起的痙攣)。大約三分一出現過一種熱性驚厥的幼童會出現另一種熱性驚厥,第二次病發通常會在第一次病發後的十二個月內出現。

 

「量度體溫」

你可以使用不同類型的探熱器去為你或你的小朋友量度體溫,包括口腔、肛門,耳部 (鼓膜) 和前額 (顳動脈) 探熱器。

 

雖然這不是量度體溫最準確的方法,但你可以使用口腔探熱器量度腋下 (腋窩) 的體溫。

1.    把探熱器擺放在腋下,把你或你小朋友的手臂交叉放於胸前。

2.    等候四至五分鐘。腋窩的溫度會稍微比口腔的溫度高。

3.    如果你去看醫生,請告知他從探熱器錄得的準確溫度和錄取溫度的位置。

 

在嬰兒身上使用肛門探熱器:

1.    在探熱器的球部塗上少量的凡士林。

2.    讓嬰兒肚子朝下地躺着。

3.    小心地把探熱器球部的 1/2 至 1 吋 (1.3 至 2.5 厘米) 放進嬰兒的肛門。

4.    按着探熱器球部和嬰兒,維持以上動作三分鐘。

5.    當探熱器在嬰兒體內時,切勿拿走探熱器。若你的嬰兒扭動身體,探熱器可能會進入身體更深處,造成損傷。

當你腦部某個名為下丘腦的部位 (亦常被稱作身體的 「溫度自動調節器」) 調高了你正常體溫的設定點,發燒便會出現。當這個情況早上時體溫會低些,在下午和黃昏時體溫會高些。雖然大部份人認為華氏98.6度 (攝氏37度) 才是正常的體溫,但正常的體溫可以出現多於一度的變化 – 由華氏97度 (攝氏36.1度) 到華氏99度 (攝氏37.2度)。

發燒或體溫上升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 

  • 病毒

  • 細菌感染

  • 中暑

  • 某種炎症,例如類風濕關節炎—關節內膜 (滑膜) 發炎

  • 惡性腫瘤

  • 些藥物,例如抗生素和用於治療高血壓或癲癇的藥物

  • 些免疫接種,例如白喉、破傷風和無細胞百日咳疫苗或肺炎球菌疫苗

 

有些時候發燒的原因未明。如果你發燒的徵狀持續三個星期而你的醫生在廣泛評估後仍未能找出成因,便可被確診為成因未明的發燒。

為了評估發燒,你的醫生可能:

  • 詢問有關你的症狀和病史

  • 進行體檢

  • 根據你的病史和體檢,根據需要進行測試,如血液檢查或胸部X光檢查

 

因為發燒可能表明年幼嬰兒患有嚴重疾病,尤其是28天或更小的嬰兒,你的寶寶可能會被送往醫院進行檢測和治療。

對於低燒,醫生可能不建議你進行治療以降低體溫。這些輕微的發燒甚至可能有助於減少導致疾病的微生物數量。

 

「非處方藥」

如果發高燒或有引起不適的低燒,醫生可能會推薦非處方藥,如對乙酰氨基酚(Tylenol、其他)或布洛芬(Advil、Motrin IB等)。

 

根據標籤說明或醫生建議使用這些藥物。小心避免服用太多。高劑量或長期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能導致肝臟或腎臟損害,急性過量服用可能是致命的。如果你的孩子在服藥後發燒仍然很高,請不要給予更多藥物;打電話給你的醫生。

 

不要給兒童服用阿司匹林,因為它可能引發一種罕見但可能致命的疾病,稱為雷氏綜合症。

 

「處方藥」

根據你發燒的原因,你的醫生可能會開一種抗生素,特別是如果他懷疑有細菌感染,如肺炎或鏈球菌感染。

 

抗生素不能治療病毒感染,但有一些抗病毒藥物會用於治療某些病毒感染。然而,對病毒引起的大多數輕微疾病的最佳治療方法通常是休息和充足的液體。

 

「治療嬰兒」

對於嬰兒,特別是那些28天以下的嬰兒,你的寶寶可能需要住院進行檢測和治療。對於很小的嬰兒,發燒可能表明需要靜脈注射(IV)藥物和全天候監測的嚴重感染。

六個月大至五歲的小朋友可能會出現由發燒引起的痙攣 (熱性痙攣),通常涉及失去意識、身體兩旁四肢發抖的情況。雖然情況令家長擔憂,但大部分的熱性痙攣並不會維持很久。

 

當痙攣發生的時候:

  • 讓孩子側面或肚子朝地躺下

  • 移開任何靠近孩子的尖銳物件

  • 解開緊身的衣物

  • 抓着你的孩子,以免他受傷

  • 不要擺放任何東西在孩子的嘴裏,或嘗試停止痙攣  

 

大部分痙攣會自己停止。在痙攣發生後,盡快帶你的孩子去看醫生以找出發燒的原因。如果痙攣維持多於五分鐘,請立即致電尋求緊急醫療援助。

你可以透過減少接觸傳染疾病去預防發燒。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你的小貼士:

  • 時常清潔你的雙手,並教導你的孩子跟着做:尤其是在進食前、如廁後、群體活動後、靠近病人後、餵飼動物後,或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

  • 向孩子展示如何徹底地清潔雙手:以皂液覆蓋每隻手的面部和背部,再以流水徹底沖洗雙手。

  • 隨身攜帶潔手液:尤其是在你沒有皂液和水清潔雙手的時候。

  • 盡量避免觸碰你的鼻子、嘴巴或眼睛:因為這些是病毒和細菌進入你身體、造成感染的主要途徑。

  • 在咳嗽時掩蓋嘴巴,在打噴嚏時掩蓋鼻子:並教導你的孩子跟着做。盡可能在咳嗽或打噴嚏時遠離他人,以免把細菌傳播給他們。

  • 避免和你的孩子共用杯子、水樽和餐具

「什麼時候去看醫生?」

發燒本身可能不是一個警告信號,亦不是你要看醫生的原因。但是在一些情況下,為了你的嬰兒、你的小孩,或者你自己,你應該尋求醫護人員的協助。

 

「嬰兒什麼時候去看醫生?」

相比成人,無法解釋的發燒徵狀若出現在嬰兒和小孩身上更令人擔憂。若你的小朋友出現以下徵狀,請尋求醫生的協助: 

  • 不足三個月大:肛門的溫度高達華氏100.4度 (攝氏38度),甚至更高。

  • 三個月至六個月大:肛門的溫度高達華氏102度 (攝氏38.9度),看似比平常易怒、沒精打采、不適,或體溫高於華氏102度 (攝氏38.9度)。

  • 六個月至二十四個月大:肛門的溫度高達華氏102度 (攝氏38.9度),維持多於一天,並沒有其他徵狀。如果你的小孩出現其他徵兆或症狀,例如感冒、咳嗽或腹瀉,請視乎情況的嚴重性盡快尋求醫生的協助。

 

「小孩什麼時候去看醫生?」

發燒看似不是一個警告信號—如果你的小孩一邊發燒,一邊看似精靈地和你互動着,和你保持眼神接觸,如常地回應你的臉部表情和說話,而且在喝飲料和玩耍,就不用太擔心。 

 

若你的小朋友出現以下徵狀,請尋求醫生的協助: 

  • 沒精打采、易怒、持續地嘔吐、出現嚴重的頭痛或腹痛,或出現其他引致嚴重不適的徵兆

  • 被留在高溫車廂後發燒

  • 發燒的情況維持多於三天

  • 沒精打采、和你缺乏眼神接觸

 

在特別的情況下,應向小朋友的醫生徵詢意見,例如小朋友的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或小朋友患有早已存在的疾病。

 

「成人什麼時候去看醫生?」

若你的體溫達至華氏103度 (攝氏39.4度),甚至更高,請尋求醫生的協助。如果發燒伴隨以下的徵兆或症狀,請立即尋求醫護協助:

  • 嚴重頭痛

  • 不尋常的皮膚疹,尤其是皮疹持續地惡化

  • 對亮光異常地敏感

  • 頭部向前傾時,頸部感到僵硬和疼痛

  • 精神錯亂

  • 持續嘔吐

  • 呼吸困難或胸膛疼痛

  • 腹部疼痛或排尿時疼痛

  • 痙攣或癲癇

 

「改變生活方式」

你可以嘗試一些讓自己或孩子在發燒期間更舒服的事情:

  • 多喝水:發燒會導致液體流失和脫水,所以要喝水、果汁或肉湯。對於1歲以下的兒童,使用口服補液溶液,如Pedialyte。這些溶液含有與補充液體和電解質成比例的水和鹽。 Pedialyte冰棒也可用。

  • 休息:你需要休息恢復,活動可以提高你的體溫。

  • 保持冷靜:穿著輕便的衣服,保持室溫涼爽,只蓋輕便毯子睡覺。

 

「與醫生見面前你可以做什麼?」

你可能預約你的家庭醫生、全科醫生或兒科醫生。這裡有一些信息可以幫助你做好會診準備,並了解醫生的期望。

  • 請注意任何預約限制。當你預約時,詢問你是否需要提前做任何事情。

  • 記下有關發燒的信息,例如它何時開始、如何以及在何處測量體溫(例如口中或肛門)以及任何其他症狀。請注意你或你的孩子是否已經生病了。

  • 寫下關鍵的個人信息,包括可能接觸到生病或最近出國旅行的任何人。

  • 列出你或你孩子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維生素和補品。

  • 寫下問題去問醫生。

 

「如果被確診,應詢問醫生哪些問題?」

發燒時,詢問醫生的一些基本問題包括:

  • 什麼可能導致發燒?

  • 還有其他原因可能導致發燒嗎?

  • 需要什麼樣的測試?

  • 你推薦什麼治療方法?還有其他選擇嗎?

  • 降低發燒是否需要藥物?這些藥物有哪些副作用?

  • 我需要遵守哪些限制?

  • 你是否有一種替代處方藥物的通用藥物?

  • 有任何印刷品或小冊子嗎?你推薦什麼網站?

在你會診時,請不要猶豫,在他們遇到問題時提出其他問題。

 

「醫生可能會問甚麼?」

準備回答醫生可能會問你的問題,例如:

  • 什麼時候出現症狀?

  • 你用什麼方法來測量你或孩子的體溫?

  • 你或你孩子周圍環境的溫度是多少?

  • 你或你的孩子是否服用任何降低發燒的藥物?

  • 你或你的孩子還有其他症狀嗎?他們有多嚴重?

  • 你或你的孩子是否有任何慢性疾病?

  • 你或你的孩子經常服用哪些藥物?

  • 你或你的孩子是否生病了?

  • 你或你的孩子最近做過手術嗎?

  • 你或你的孩子最近是否在國外旅行過?

  • 如果有的話,什麼似乎可以改善症狀?

  • 如果有的話,什麼似乎會惡化症狀?

相關文章

3招幫助解決寶寶反復發燒問題

嬰兒是每對夫婦的愛情結晶,因此每當寶寶病了,父母都會十分緊張,由其是遇上自己認識不多的疾病;而當寶寶反復發燒時,父母更為擔心。以下是一則《每日頭條》的報導,解釋了寶寶反復發燒的成因及講述了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