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症 深信被害難自拔

 

偶然會有些奇怪或不合理的想法,相信不少人都試過,不過,當有關想法與現實情況脫離,當事人卻深信其虛構情況是真實發生,可能已是患上妄想症先兆。精神專科醫生指,妄想症常見類型可分為被害、愛戀等類型,患者會將全無關係的生活細節,構想為預設想法,例如某人想毒害自己,但患者不覺得自己患病,一般需由他人協助轉介求醫。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漢奇表示,妄想症是一種較罕見的精神症狀,患者對某些特定事情的因果關係,不能憑客觀常理判斷,只憑其心理狀態做主觀和非事實的錯誤解釋,並對有關想法深信不疑。但患者的一般行為並不怪異,仍可進行正常工作及社交生活。

 

被害及愛戀型最常見

 

張醫生又指,妄想症一般可分為被害、愛戀、疑病、嫉妒、自大等類型,其中又以被害、愛戀型最為常見,其中被害妄想型的患者,會經常擔心身邊同事、鄰居或朋友會加害自己,例如患者會覺得同事噴香水是利用其氣味令他身體不適,患者便會孤立自己及疏遠同事,病情或會愈來愈嚴重,患者甚至會作出傷害他人的行為。

 

張醫生解釋,妄想症的成因與遺傳、濫藥、酗酒、或壓力過大等有關,患者會感到憂慮、恐懼、被誤解、不信任他人、有被迫害等想法。由於大部分妄想症患者不會認為自己有病,他們多數堅信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只是認為有關想法得不到他人認同,或被別人針對,故患者絕少會主動求醫,大多數是經親友轉介及勸喻下,才去求醫並進行合適治療。

 

至於治療方面,張醫生指,現時主要依靠藥物治療為主,其中抗精神病藥(Antipsychotics)適用於多種精神病,可平衡患者腦部的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等物質,主要作用可減輕或消除患者對現實扭曲如思想紊亂、妄想性思想等。藥物副作用一般為較疲倦、排便困難、反應緩慢等,但新一代治療藥物的副作用已大為減少。

 

新藥減用藥次數

 

張漢奇醫生補充,以往患者需要每日食藥或每月打針注射藥物,不過現時藥效優化,只需每3個月打針一次,便可有效控制病情,大幅減少用藥次數,有助降低病人抗拒治療的機會。

 

 

 

資料來源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