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父母多點自主 解救老年危機

部分長者因為身體和心理變化而面對不少壓力,出現負面行為或情緒,若能滿足他們心理需求,便能提升心理質素。長者心情好、精神好,身體也會好。

身體反應、行為和思想方面會互相影響,如長者習慣將事情災難化,放大負面情緒,心理學家會透過「認知行為治療」,從行為或思想方面介入,協助他們建立積極健康的方法去面對情緒,或改善「鑽牛角尖」思想。

陳皓宜博士

 

醫學昌明,人類的壽命愈來愈長。如能保持身心健康、活得充實快樂,便能夠安享晚年。但現實中,不少長者感到生活無聊,沒有受到關注和被重視,出現孤單、自我價值下降等負面情緒。行為上,有些長者會無端感到恐懼焦慮,將不如意事情災難化;性格變得孤僻或敏感,常躲在家中等等。專家指出,要老人有快樂的晚年,除了需要多陪伴和聆聽,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同樣重要。

 

找不到自我價值 孤單自卑失落

 

踏入老年,身體和心理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例如體力大不如前、記憶力衰退,因此與人溝通常出現誤會,有些長者更因為生病或機能衰退,自理能力下降而需要別人照顧;加上客觀環境的轉變,例如經濟方面,退休後沒有收入,醫療費用增加,積蓄有減無增,身邊人逐漸離這些都是長者的壓力來源。

 

心理上,長者容易出現孤單、自卑、失落、焦慮和抑鬱情緒,臨牀心理學家陳皓宜說,「很多老人察覺到身體機能逐漸衰退,不再輕易做到以往想做的事情,心裏會跟年輕人作比較,因而產生自卑感,自我形象低落;加上社交圈子縮小、親友逐漸離等原因,孤單感增強,容易產生抑鬱情緒。老人家要適應退休和老年的生活,需要社會、親人和朋友的支援。他們自己也需要有一定的認知能力,接受改變,才能擁有正面心態面對餘生。」

 

香港10個長者1個抑鬱

 

著名發展心理學家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把人生按年齡劃分為8個階段,認為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任務與挑戰,中年人(約4065歲)的課題是「傳承創新vs.頹廢停滯」,而老年(65歲以上)則是「自我整合vs.悲觀絕望」。走到人生最後一個階段,回顧人生是否感到滿意和有意義,能否接受自我?能夠自我整合的人,能用智慧明辨事理和面對死亡,少悔恨並過着充實生活,從成就中獲得滿足感。相反,若找不到自我價值,對任何事情欠缺動力,把自己孤立起來,迎來的只有悲觀與絕望,許多長者抑鬱症患者正是如此。

 

根據衛生署資料顯示,本港每100成年人中有3人是抑鬱症患者,每10名長者便有1人有抑鬱症徵狀,然而超過一半抑鬱症患者沒有尋求任何精神健康服務的協助。抑鬱症是引致自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於2015年,約有三成自殺個案是65歲或以上的長者。

 

●今期專家陳皓宜博士,臨牀心理學家。

 

資料來源: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