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說理】非一般的經痛──子宮肌腺症

 

 

大部份女性都有經痛的經驗,還可能伴有輕微的惡心、腹瀉、頭痛等症狀,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稱爲「生理性痛經」。因爲在月經來時,子宮會分泌一種前列腺素,誘發子宮收縮,以便將經血排出。這種前列腺素除了會造成子宮疼痛,還會刺激胃腸道,引起胃的收縮、加速腸子的蠕動,產生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也會引起頭部血管不正常的收縮與擴張而導致頭痛。但嚴重的痛經可能與某些疾病有關,如今次介紹的子宮肌腺症。

 

子宮肌腺症多發於35歲以上的婦女,以痛經、不孕為主症。症狀包括非常嚴重的經痛、來得既急且痛、感到子宮嚴重收縮、腹部絞痛、腹部下垂感、膀胱脹滿感、大腿與小腿拉扯感、嚴重大量的月經經血流出、伴隨很大的血塊、月經經期超長等等,症狀與一般的痛經差異很大。

 

子宮肌腺症又稱子宮肌腺瘤、子宮腺肌症,是子宮內膜組織廣泛的穿透子宮各個肌層,讓子宮變得很大且很重,裡邊滿佈子宮內膜組織。子宮肌腺症和子宮內膜異位症可以說是病因相同而病灶不同的疾病,二者都是由於子宮內膜跑到不該存在的地方,如果是在子宮以外,就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如果是異位在子宮肌肉層內,則稱為子宮肌腺症(Adenomyosis),或子宮腺肌症。子宮內膜四散在肌肉層各處,尤其以子宮後壁的肌肉層內最多見,有時候會集中在一處,形成類似一團腫瘤,這時候才被稱為「子宮肌腺瘤」。

 

現時西醫的治療主要是賀爾蒙類藥物及手術治療,前者可能會減輕不適症狀,但有副作用,而且治療效果一般不理想,停藥後容易反彈;後者在一般的情況下,若不作全子宮切除手術是很難完全清除病灶,而局部切除則容易復發。因此若患上本病,越早接受中醫治療效果越好。

 

中醫把本病歸類為「痛經」、「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等病的範疇。從中醫學的角度而言,痛經、月經失調、癥瘕等都與瘀血內阻有關,而血瘀的形成又與寒凝、氣滯、痰濕等致病因素有關。故大多認為子宮腺肌病多繼發於產後、人工流產後,由於產後或術後正氣損傷,抵抗力降低,就容易感受寒邪形成寒凝血瘀。另一方面,情緒波動,肝氣鬱滯,也造成氣滯血瘀,出現體內津液運行失常,積聚成痰濕,阻滯血液的流行,而形成痰凝血瘀。因此,從子宮腺肌病的實質是血瘀為患,屬於實證,但病程延久,失血耗氣,又導致氣血虛弱,而轉成虛實夾雜證。在治療方面,既要以活血化瘀為原則,又要針對瘀血形成的原因及虛弱的程度,予以兼顧。除了中藥治療外,中醫師更會配合針刺加艾灸,尤其在腹部上的穴位如氣海、關元、子宮、中極等,以加強活血化瘀散結的療效。

 

 

資料來源: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