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飲食指南

「肝炎」是因為肝細胞受到傷害而引起的,因此無論是何種型態的肝臟損壞,首先應考慮的是:如何順應病情發展給予適當營養,以支持肝細胞的再生?如何減輕肝臟的壓力使受傷害的肝細胞能降到最少?要保護肝臟,可先從飲食入手,以下是一些對乙肝忠者選擇食物的禁忌和建議。
急性乙肝的飲食注意
在急性乙肝早期,病人常有明顯的噁心、嘔吐和食慾差,此時病人所吃的食物往往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因此這個階段可多進食碳水化合物,如麵條和粥等易消化、清淡的食品為主,配合適量蔬菜和水果,少量多餐。飲食應以舒適的量和頻次為原則,不可強迫進食。
在急性乙肝恢復期,病人噁心、嘔吐的症狀消失、食慾會明顯改善,介時應適當增加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蛋白質來源可選擇大豆製品、奶、雞肉、淡水鮮魚等脂肪含量較少的優質蛋白質;而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於植物油。飲食量要逐漸增加、循序漸進。這裡特別強調的是,在急性肝炎、尤其是恢復期,大量攝入蔗糖、葡萄糖容易造成肝細胞脂肪變性,反而對肝炎恢復不利。
慢性肝炎的特點就是反覆出現肝臟炎症的加重和緩解,因此要根據肝臟功能的狀況來調整飲食方案。慢性肝炎的緩解期肝功能檢查接近正常,沒有明顯的消化道症狀,此時強調均衡飲食。
1、足夠的蛋白質
足夠的蛋白質供給可以維持氮平衡,改善肝臟功能,有利於肝細胞損傷的修復與再生。
2、供給適量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物應提供總熱量的50-70%,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不僅能保證慢性肝炎病人總熱量的供給,而且能減少身體組織蛋白質的分解、促進肝臟對胺基酸的利用、增加肝糖原儲備、增強肝細胞的解毒能力。
3、適當限制脂肪飲食
脂肪是三大營養要素之一,其所提供的不飽和脂肪酸是身體的必需營養素,其他食物無法代替,所以不必過分地限制。另外,攝入適量的脂肪有利於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E、K等)等的吸收。由於慢性肝炎病人的食慾下降,經常合併膽囊疾病,脂肪性食物常常攝入不足,慢性肝炎病人需要進食適當量的脂肪食物,但過度限制脂肪是不合適的。全日脂肪供給量一般在40-60g,或占全日總能量的25%左右為宜。對伴有脂肪肝、高脂血症者、膽囊炎急性發作期的慢性肝炎病人則應限制脂肪。
4、補充適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維生素對肝細胞的解毒、再生和提高免疫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維生素常作為慢性肝炎的輔助治療藥物。補充維生素主要以食物補充為主,在攝入不足的情況下適量補充維生素製劑還是有益的。慢性肝炎患者容易發生缺鈣和骨質疏鬆,堅持飲用牛奶或適當服用補鈣藥物是有必要的。
5、戒酒、避免損害肝臟的物質攝入
乙醇能造成肝細胞的損害,慢性肝炎病人肝臟對乙醇的解毒能力下降。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加重肝細胞損害,導致肝病加重,因此肝炎病人應戒酒。
乙肝患者飲食宜忌
保肝特效食品
l 紅蘿蔔皮茶:
準備紅蘿蔔,洗淨後削皮,
把皮切小片曬3天, 即成紅蘿蔔皮。
取1小匙紅蘿蔔皮,用滾水沖泡,再加適量的蜂蜜即可飲用。
l 洛神花茶:
洛神花洗淨
洛神花和水一起煮滾後再煮5分鐘,加糖拌勻後放涼即可。糖量和水量可依個人喜好增減
洛神花中所含的花青素、類黃酮素、酚,具有護肝、降血脂功效。
Source: 《生病了,就要這樣吃!》 何一成
會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