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吃根溫腎陽

每年西曆11月22日前後,農曆十月,踏入冬季的第二個節氣 - 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時因為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寒氣令雨的水滴改變了形構,變化為雪花從天而降。香港位處南方不但無雪,入冬仍言之尚早,但隨著小雪節氣的到來,涼風送爽,人體陽氣內藏,陰精固守,是身體能量的蓄積階段,對於身體虛弱的人,是調和進補的好時節,所以小雪節氣最宜食補,強壯身體,遇著現時上呼道感染流行時間,更為重要。
每年西曆11月22日前後,農曆十月,踏入冬季的第二個節氣 - 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時因為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寒氣令雨的水滴改變了形構,變化為雪花從天而降。香港位處南方不但無雪,入冬仍言之尚早,但隨著小雪節氣的到來,涼風送爽,人體陽氣內藏,陰精固守,是身體能量的蓄積階段,對於身體虛弱的人,是調和進補的好時節,所以小雪節氣最宜食補,強壯身體,遇著現時上呼道感染流行時間,更為重要。
食補藏陽
秋收冬藏,小雪到來宜養陽守陰,以溫補方式溫腎陽,並多吃時令蔬菜降火清脂,保持體內陰陽平衡,把流失的生機用食物填補回來,順時養身。
俗語說「春吃花、夏吃葉、秋吃果、冬吃根」踏入冬季,萬物收藏,天地精華此時會儲存在地下根莖,因此小雪後地下塊根、塊莖植物的營養成分最高,而且小雪後根莖菜的病蟲害自然減少,最宜食用。小雪養生,不妨以根莖類蔬菜入饌,以此食補暖人心,補陽氣。
大白菜
大白菜是冬季應季的蔬菜,營養豐富,富合維他命A和C,並且含有大量粗纖維,有助促進腸道蠕動。《本草綱目拾遺》提到:「白菜汁,甘溫無毒,利腸胃,除胸煩,解酒渴,利大小便,和中止咳嗽」。可見性質甘平的大白菜,更具清熱除煩、解渴利尿、通利腸胃的功效。
精選推介
大白菜雞肉丸湯
以時令的大白菜配以雞肉丸滾湯,簡易方便,味美清甜,最適合作為小雪節氣的菜餚之一。
湯材料:大白菜半個、雞肉丸*、蔥1條、紅蘿蔔1/4條、水500ml。
湯做法:大白菜洗淨、切塊。蔥洗淨、切成蔥花。準備一個大鍋,鍋熱後加一湯匙食油,加入大白菜和紅蘿蔔略為翻炒,加入處理好的雞肉丸和水,蓋上鍋子,大火滾後轉小火燉煮15分鐘,起鍋前加少許鹽調味和撒上蔥花。
*雞肉丸材料:雞腿肉250克、紅蘿蔔1/4條、薑少許、生粉1湯匙、米酒2湯匙、生抽1湯匙、鹽和胡椒適量。
*雞肉丸做法:將雞肉以刀剁成/攪拌機攪成細緻的雞絞肉。紅蘿蔔洗淨、削皮、一半切丁、一半切片。薑磨成薑泥。將紅蘿蔔丁1薑泥、生粉、米酒、生抽、鹽和胡椒加進雞絞肉,拌出黏性,再分搓成丸狀。煲一鍋水,水滾後把雞肉丸煮3分鐘至定形。
山藥
山藥是冬季常食用的根菜之一,黏糯潤滑,營養豐富,有「山中之藥、食中之藥」之說,有極佳的補中益氣效果,並且有利於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它的澱粉含量很高,提供較多的熱量,可除寒熱邪氣。
精選推介
清炒山藥黑木耳
黑木耳口感清爽,跟山藥是絕配,並有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助排毒的功用。
材料:山藥1條、黑木耳15朵、枸杞適量、薑1片、鹽適量、生粉少許。
做法:黑木耳溫水泡發3小時,撕成均勻的瓣。山藥洗淨、削皮、切片。枸杞浸洗15分鐘。薑切成碎末。煲一鍋水,水滾放入山藥和黑木耳川燙,然後撈起備用。準備一炒鍋,鍋熱後加入一湯匙食油,加入薑末爆香,再加入山藥、黑木耳和枸杞翻炒,生粉以水開稀,加入生粉水和鹽翻炒一下即成。
馬蹄
馬蹄生在土壤裡,外皮紫黑,可剝皮後果肉雪白,清甜爽口,有「地下雪梨」的美譽。小雪節氣天氣乾燥,容易上火,最適合吃生津止渴的馬蹄,而且馬蹄膳食纖維含量高,可以幫助腸胃蠕動,緩解便秘。
精選推介
馬蹄白果紅棗糖水
馬蹄清熱降火,白果益腎潤燥,蓮藕益胃健脾,蓮子養心安神,紅棗補血滋補。一碗糖水,多樣功效,有助在小雪時節滋養身心。
材料:馬蹄10粒、白果10粒、蓮藕1小節、蓮子20粒、紅棗4粒、冰糖適量、水500毫升、豆漿500毫升。
做法:馬蹄洗淨、削皮、切厚片,白果去殼,蓮藕洗淨、削皮、切薄片,蓮子洗淨、浸泡15分鐘,紅棗洗淨。煲500毫升水,加入所有處理好的材料,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煲20分鐘。然後加入豆漿和冰糖,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煲10分鐘。
紅薯
紅薯是秋冬很好的應季雜糧,營養豐富和膳食纖維豐富、香甜細潤,有健脾養胃、養腎陰、補虛乏、益氣力的功效。
精選推介
紅薯糖水
紅薯薑糖水做法簡單,滋潤暖身,尤為適合小雪時節進食。
材料:紅薯2條、薑4片、紅糖適量、水1.2公升。
做法:紅薯洗淨、削皮、切大塊。生薑洗淨、切片。水滾後放入紅薯和生薑,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煲30分鐘,放入紅糖再煲10分鐘。
白蘿蔔
冬季的白蘿蔔脆嫩多汁,適合生吃,可清涼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止血,但腸胃功能較弱的人建議加熱後再吃,以免出現腹瀉等情況。煮熟的白蘿蔔有益脾胃、消散內熱、理氣消食的功效。
精選推介
清燉羊肉蘿蔔湯
白蘿蔔性凉、味甘,羊肉性熱、驅寒、補身,白蘿蔔與羊肉搭配一起,可溫和地驅散寒氣,溫暖心肺,又不會上火燥熱。
材料:羊肉600克、白蘿蔔1條、薑4片、大蔥1條、芫茜適量、米酒100毫升、水1公升。
做法:羊肉洗淨、切件、汆水。白蘿蔔洗淨、削皮、切塊,放入鹽沸水中煮3分鐘撈起備用。大蔥洗淨、切半。準備大鍋,鍋熱後加少許食油,加入羊肉和米酒略為拌炒,加入白蘿蔔、薑片、大蔥和1公升水,大火煲滾後轉小火煲1.5小時,起鍋前撈走大蔥、加少許鹽調味和撒上芫茜。
牛蒡
牛蒡有「東洋參」的美譽,常見於日本料理當中,日本人多認為牛蒡養生,稱其為「長壽菜」。牛蒡有豐厚的水溶性纖維,可以幫助身體吸收多餘的糖分,有助預防三高,中醫角度牛蒡則有疏風散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冬季養生可以適當多吃一些。
精選推介
牛蒡茶
牛蒡茶養生健康,滋潤身體,在小雪時節喝一杯牛蒡茶,有助身體調和自然平衡的健康狀態。
材料:新鮮牛蒡100克、水1公升。
做法:用刷子將牛蒡外皮刷洗乾淨、瀝乾水份、切薄片備用。煲1公升水,水滾後將牛蒡放入,以中火煮至滾沸後轉小火煲30分鐘。
調整心情
小雪到來後,天氣時常陰冷晦間,日照減少、加上疫情反覆,常留家中,客易帶來納悶和負面的情緒,甚至出現季節性抑鬱症狀。應調整心態,保持樂觀,適時外出曬一曬太陽,增加身體陽氣。多做運動鍛鍊身體,適時進行戶外活動。早睡晚起,休息充足,提高免疫力之餘,心情也紓暢。
*提提你!小雪養生湯水和食物選擇良多,上述為精選參考建議,身體狀況和體質因人而異,如有疑問請諮詢醫生意見。*
會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