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日攰唔想出街 或患慢性疲勞綜合症

大家生活中總會有感疲勞的時候,但當感到疲勞的狀態持續不斷,你或者有可能患上慢性疲勞綜合症。慢性疲勞綜合症的患者會失去外出的動力或時常精神欠佳,更有可能因此患有抑鬱症。以下是一則《晴報》報導,講述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症狀及影響,並以中醫的角度分析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症狀。
成日攰唔想出街
或患慢性疲勞綜合症
都市人生活繁忙壓力大,不少人上班或上課時都易感到疲累,但疲累的感覺若揮之不去,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如失去出外的動力及身上出現不明腫痛及出疹等,則有可能患上慢性疲勞綜合症。有精神科專科醫生表示,該類病人容易被誤以為是懶惰,若延誤求醫,有可能會惡化成為抑鬱症。
精神科專科醫生傅子健表示,慢性疲勞綜合症病徵包括時常感疲累,「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疲累感不同一般疲累,它不會因放假或休息充足而消減,反而會令人失去出外的動力。」此外,該病的病徵還包括記憶力下降、精神難集中、身上會出現不明腫痛及出疹,甚至低燒及影響聲帶,「會導致聲沙及喉嚨痛。」
與情緒有關 惡化變抑鬱
他表示,慢性疲勞綜合症的病徵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如早期癌症、精神病患或認知障礙,若以上其中一種病徵持續半年,進行詳細身體檢查後排除以上疾病,則可能是患上慢性疲勞綜合症,發病成因或與遺傳和情緒有關。
傅續稱,慢性疲勞綜合症患者若延誤求醫,除了會「浪費人生」外,亦會影響社交及家庭關係,若家族有抑鬱症病史,更有可能會惡化成抑鬱症。他表示,除服食抗抑鬱藥改善病情外,亦建議多做運動,嘗試挑戰體能上限,「首先找出自己的體能上限,如每日跑步30分鐘已是極限,一開始可以先跑25分鐘,再慢慢循序漸進。」
中醫:五臟氣血陰陽失調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副會長、註冊中醫師林蓓茵則表示,慢性疲勞綜合症在中醫角度是一種多系統功能失調疾病,使臟腑生理機能不協調,與心、肝、脾、肺、腎,五臟的氣血陰陽失調有關。
她指出,該病的徵狀主要分4型,包括肝鬱氣滯型,常見於個性緊張者,徵狀為胸悶、健忘、心悸及口瘡等;脾肺氣虛型的徵狀為面色蒼白或萎黃、氣力不足、四肢無力、食慾不振及大便較軟;肝腎陰虛型則常見於工作壓力大及時常熬夜者,主要徵狀為口乾舌紅及掌心發熱,甚至面部潮紅、失眠多夢、眩暈頭痛、耳鳴及眼睛乾澀等;脾腎陽虛型的徵狀為神疲乏力、食後困倦多寐、頭暈健忘及四肢冰冷等。
▲中醫指患者可能有睡眠障礙,如嗜睡或失眠,以及出現頭痛徵狀。
▲傅子健醫生
▲中醫林蓓茵
資料來源:晴報
會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