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戴口罩 皮膚變差怎麼辦?

新冠疫情持續,現時口罩已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從踏出家門起,便開始要把口罩掛在臉上。然而,臉部皮膚每日被口罩罩著,又焗又有濕氣,逗留在室外時更為悶熱,即使天生麗質,皮膚也難以在長時間戴口罩的情況下完全幸免於黑頭、粉刺、暗瘡、毛孔粗大等問題,嚴重者更可能會皮膚發炎,又或誘發濕疹問題。戴口罩總會影響皮膚質素,避免不成那麼就尋求改善的方法吧!
日日戴口罩 皮膚變差怎麼辦?
新冠疫情持續,現時口罩已成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從踏出家門起,便開始要把口罩掛在臉上。然而,臉部皮膚每日被口罩罩著,又焗又有濕氣,逗留在室外時更為悶熱,即使天生麗質,皮膚也難以在長時間戴口罩的情況下完全幸免於黑頭、粉刺、暗瘡、毛孔粗大等問題,嚴重者更可能會皮膚發炎,又或誘發濕疹問題。戴口罩總會影響皮膚質素,避免不成那麼就尋求改善的方法吧!
如何使口罩與皮膚成為朋友?
留家抗疫,減少外出,自然可以縮短戴口罩的時間,減少因悶著皮膚而帶來一連串的皮膚問題。不過很多時工作或日常需要,難免外出,那麼可採取一些方法,盡量減少口罩對皮膚產生的影響。
戴口罩時少說話少運動
戴口罩後如果皮膚出現變化,如脫皮、紅腫或痕癢等情況,或是出現發炎或濕疹問題,應在戴口罩時減少說話,以減低口罩與皮膚之間的物理性摩擦。
避免逗留在高溫悶熱的環境或戴著口罩去做運動,以免體溫上升,皮膚發熱,毛孔擴張,出汗增多,進一步令皮膚紅腫刺激,對皮膚造成更嚴重影響。
運用天然材質隔開口罩
口罩內層材質多為不織布,是以非編織方法結合多種纖維原料而成,屬人造纖維的一種,有些人可能會對這些非純天然的口罩材質產生過敏反應。如果戴上口罩後皮膚有刺痛、搔癢或紅腫等不適,可在口罩與皮膚之間夾一層紗布或棉布阻隔。
市面上現時有各式各樣的可清洗重用的純棉口罩套,純棉材質透氣舒適,較親和皮膚,配搭外科口罩使用,可避免外科口罩直接接觸臉部皮膚而引起過敏反應。
口罩選擇合適種類尺寸
市民一般配戴透氣度較良好的普通外科口罩已經足夠。立體剪裁的口罩與皮膚之間留有空間,接觸相對較少,對皮膚的刺激也相對減少。N95高防禦力口罩會較為焗促,配戴時皮膚更為難受,更容易造成臉部壓痕,如工作需要配戴N95口罩而造成皮膚損傷,應尋求皮膚科醫生治療。
口罩要選擇合適尺寸,避免過緊而對皮膚造成更多磨擦,甚至造成耳背的皮膚損痛。
皮膚不愛髒口罩要勤換
口罩會沾上臉上的油脂、汗水和說話時的口水,如出汗和說話多,宜勤更換口罩。吃東西後謹記擦乾淨嘴巴,以免戴上口罩時沾污口罩內裡。
此外,在口罩內噴灑酒精以抑制導致皮膚問題的細菌滋生並非理想方法,反而可能會刺激皮膚,噴入的酒精同時亦會破壞外科口罩內含過濾層,降低阻擋病毒的功效,故不應採用。
戴口罩要減少塗抹皮膚
避免在口罩遮蓋的地方塗抹防曬乳和化妝品,一來會沾污口罩,二來會加重堵塞毛孔和刺激皮膚。宜避免化妝後戴上口罩,如需化妝出席埸合,可考慮提前到達場地後再作化妝。如工作需要必須化妝,不要為戴上口罩的部位化妝,可考慮局部遮瑕的方式而非化全妝。
如何從生活習慣護養皮膚?
除了上述從口罩方面著手減少對皮膚的影響,生活習慣也很影響皮膚狀態,皮膚的健康和身體的健康一樣與日常飲食和生活作息息息相關,養成良好習慣既可護養皮膚,又可強壯身體,增強整體抗疫能力。
睡好睡飽皮膚好
「睡美容覺」有助皮膚修復,想要皮膚回復良好狀態首要擁有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讓皮膚在最佳的時間修復。每晚睡眠達7小時,尤其在入睡首3小時睡眠不被打擾,及在半夜3時的時候處於深度睡眠的狀態,對皮膚修復事半功倍。在這些天天戴口罩使皮膚變差的日子,高質睡眠更為重要,身體抵抗力也可提升。
少吃皮膚不愛的食物
飲酒和進食辛辣、油膩和濃味等刺激性的食物會影響體內分泌,中醫角度則會導致肝火盛,因而刺激皮膚的油脂分泌、影響皮膚代謝,又或造成皮膚刺激,令角質堆積、毛孔粗大,皮膚問題全都浮現出來。此外,需注意乳製品不要攝入過量,以免影響荷爾蒙平衡,導致皮膚問題。同時亦要留意是否對乳製品敏感,導致皮膚發炎或生暗瘡。
護膚或化妝品要溫和
皮膚日常很多時需要注重保濕,好好護養,不過不要誤會戴口罩期間要多塗產品護理,因為口罩會把呼吸時的濕氣悶在口罩內,所以無需要對皮膚多加保濕。戴口罩期間應減少使用護膚品,選用清爽質地產品,以免堵塞毛孔,反而令皮膚易長出粒粒。皮膚更要注意適當清潔,毛孔暢通能有效減少黑頭、粉刺、暗瘡等問題形成。選用的護膚品和化妝品要溫和不刺激,以免增加皮膚負擔。
如必須化妝,採用如蜜粉的粉狀質地化妝品較佳,一些較為黏性的粉底如裝前底霜、BB霜、CC霜、粉底液等,會更易導致堵塞毛孔,造成皮膚問題。
好心情帶來優質皮膚
心情和情緒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由內到外的健康,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做一些能令自己紓壓、放鬆和愉悅的事情,如聽音樂、畫畫、手工藝、烹飪等,是不錯的家裡抗疫消閒選擇。在抗疫的壓力底下,建設好心情,讓皮膚也回復健康,整體抵抗力也會提升。
如何從湯水補救皮膚問題?
炎熱天氣又時常下雨,環境濕度高容易令身體積聚濕氣,加上長期戴口罩悶著臉部皮膚,使皮膚溫度上升,毛孔擴張,刺激油脂分泌,容易出現臉油、長黑頭、暗瘡、粉刺等皮膚問題,更有可能誘發濕疹。喝一些健脾益氣、祛濕解毒的湯水可有助調理身體,從內而外改善皮膚。
粉葛赤小豆扁豆粟米豬𦟌湯
粉葛有清熱去火、止渴除煩的功效。赤小豆和扁豆性質平和,補脾、利尿、祛濕,對皮膚長暗瘡或濕疹發作都有改善作用。豬𦟌滋陰補腎、益氣潤燥,而蜜棗益肺調胃,再加上粟米整個湯水鮮甜開胃。在這濕熱天氣,抗疫時間,讓身體從內而外改善皮膚狀況。
材料:粉葛 1斤、赤小豆1両、扁豆1両、栗米1條、豬𦟌1斤、蜜棗2粒、水3公升、鹽適量。
作法:粉葛削皮切件,清洗3次。赤小豆和扁豆洗淨,浸泡半小時。蜜棗洗淨。栗米洗淨、切段。豬𦟌切件、洗淨、汆水備用。煲3公升水,水滾後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煲滾後轉細火煲約2.5小時,起鍋前加少許鹽調味。
無花果蘋果薏米水
無花果有健脾胃、清積熱、解瘡毒的作用。蘋果生津潤肺,生薏米利水祛濕,而熟薏米則健脾益胃。這些簡單的材料一起煲水飲用,既清潤生津,又祛濕解毒,對養顏護膚有莫大益處。在抗疫期間飲用味道甜蜜的無花果蘋果薏米水,身心都得到滋養,皮膚狀態也得到改善。
材料:無花果5粒、蘋果2個、生薏米2錢、熟薏米2錢、蜜棗2粒。
作法:無花果和蜜棗洗淨。蘋果削皮、去芯、切塊。生薏米和熟薏米洗淨、浸30分鐘。煲2公升水,水滾後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煲滾後轉細火煲約45分鐘。
*提提你!改善皮膚的祛濕解毒湯水選擇良多,上述為精選參考建議,身體狀況和體質因人而異,如有疑問請諮詢醫生意見。*
會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