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入水篇:什麼是「游泳耳」?預防外耳炎3貼士

游泳後耳朵入水,容易引起急性外耳炎(俗稱「游泳耳」、「泳者之耳」)。受污染的泳池水或海水入耳、用棉花捧或指甲挖耳,均有機會造成細菌侵入感染,引致外耳道發炎。綜合衛生署資料,預防外耳炎有3個方法。

 

預防外耳炎3貼士

1. 保持耳道乾爽清潔

保持外耳道乾爽、清潔、無損傷。不要搞弄耳朵,以免不小心造成傷口、破壞耳道。

游泳後,應盡快清除外耳道積水,保持耳朵自然乾爽。[耳朵入水,讓水自然流出2]

 

2. 使用防水耳塞

若曾患有外耳炎,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防水耳塞。游泳教練表示,游泳前後的耳道護理更重要。

 

3. 戴耳道式耳機 留意要乾爽

佩戴耳道式耳機人士,應避免耳道長時間處於悶濕環境。耳機的耳塞應定期消毒或更換,以及保持乾爽。

 

倘情況輕微 或自行痊癒

急性外耳炎初期,耳朵有些微搔癢腫脹感,若外耳炎屬輕微程度,有時會自行痊癒。

如果因痕癢而掏耳、搔抓,有機會使發炎繼續擴大,令耳部脹痛、耳道灼熱,甚至流膿,嚴重的更會使耳部周圍局部淋巴腺腫大,耳朵刺痛流膿,發高燒,全身無力。

 

如有不適或疑問,宜求診,在醫生及醫護人員指導下處理。

 

倘患外耳炎 應暫停游泳

倘若患上急性外耳炎,宜暫停游泳,以防污水再入耳,避免外耳炎惡化。應按醫生指示服用抗生素及滴耳藥水,防止細菌擴散。

 

 

資料來源: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