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狀病毒病來勢洶洶,接收首批確診患者的瑪嘉烈醫院傳染病中心沉着部署,醫護人員緊守崗位,內部改建工程也迅速展開,增加隔離設施,加強防控,減低感染風險。

 

傳染病中心副顧問醫生陳文俊是首批參與治療確診患者的醫護人員,40歲的他在俗稱沙士的非典型肺炎爆發期間尚未入行,但他曾參與防治人類豬型流感和中東呼吸綜合症,處理傳染病經驗豐富,足以與醫療團隊一同對抗疫症。

 

「我首次協助治療確診患者是在125日大年初一,因為日子很特別,所以印象深刻。當時我有點緊張,後來確診個案越來越多,陸續有同事自願加入抗疫,他們來自胸肺科、腸胃科、腎科、老人科等,專長各異,但守護的心卻相同。」

 

 

身兼數職 不辭勞苦

 

醫生定時巡房,進入隔離病房前會穿上全套保護裝備,然後為病人抽血、注射鹽水、做心電圖,碰上用膳時間,還會順便送餐。

 

配合患者症狀和病情,醫生處方不同藥物,也有病人不藥而癒。一般來說,傳染病中心採用組合式療法,包括處方干擾素、蛋白酶抑制劑、抗病毒藥利巴韋林,小部分病人會試用新藥瑞德西韋。

 

患者若能康復出院,便是醫護人員最大的安慰。陳文俊說,本港先後出現不同群組感染病例,其中一對夫婦確診入院接受隔離治療,妻子病情惡化,一度在深切治療部留醫。

 

「當時我每日經過病房都會在門外跟他們打招呼,兩人開心地揮手示意。作為醫療團隊的一員,看到這情景會感到溫暖,若能看到病人由情況危重轉為康復出院,滿足感更大。」

 

 

家人支持 衷心感激

 

31歲的區子軒是傳染病科專科護士,在傳染病中心工作六年,抗疫期間主要負責在隔離病房照顧確診患者。他說,起初疫情反覆,自己也不敢回家,但家人默默支持,他深受感動。

 

「放工回家後,我不會多談公事,因為不希望個人情緒影響家人。媽媽很體貼,只着我每天回家吃飯,而那段時間每餐都加菜,雞腿也留給我吃。我十分感謝家人無聲支持。」

 

 

改建設施 加強防控

 

因應疫情,傳染病中心內部改建隔離設施,包括安裝對講機,加強醫護人員之間的溝通,理順防疫流程。

 

陳文俊介紹說,對講機設於走廊和醫護人員進入病房前的中間房。資深醫護人員可在走廊指導身處中間房的後輩更換個人保護裝備步驟和注意事項,減低感染風險。

 

 

堅持防疫 絕不鬆懈

 

在全港市民攜手努力下,疫情轉趨穩定,但病毒變化莫測,醫護人員希望市民繼續保持警覺,配合政府各項疫情防控工作,注意個人衞生,同心抗疫。

 

區子軒說:「香港人很自律,他們主動佩戴口罩,又常備酒精搓手液,正因如此,香港疫情才沒有進一步惡化,我感謝他們。」

 

 

 

詳細資訊:

香港政府新聞網

https://www.news.gov.hk/chi...